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由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主题对谈活动1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李六乙带来精彩分享,并一致认为中国戏剧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与对世界的借鉴。
作为深耕戏剧舞台多年的艺术家,二人均与老舍作品有着深厚渊源。濮存昕分享了出演《正红旗下》等作品的经历,谈到老舍先生文字中对生命痛处的细腻描摹,以及在演绎老舍形象时,通过还原特定时代的服饰细节与精神气质,力求贴近人物本真。李六乙谈到老舍在1924年至1930年旅英期间,亲历西方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鼎盛浪潮;1946年后赴美,又接触二战后全球文化新动态。这些跨文化经历,让他的创作兼具西方现代思潮内核与中国本土生活质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谈及莎士比亚戏剧的中国化表达,两人分享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濮存昕回顾从《哈姆雷特》到《李尔王》的角色塑造历程,坦言经典角色为演员提供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他强调经典作品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二度创作时的直觉,需在文学性、哲理性与观众接受的同步感之间找到平衡,让古老文本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李六乙则从导演视角,阐述了外国经典剧本翻译与改编的原则。他指出,在选择剧本时,需兼顾文学性与戏剧性,尤其戏剧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核心使命是服务于舞台表达,要能够直抵人心。
对谈中,两位艺术家一致认为,中国戏剧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与对世界的借鉴。濮存昕表示,中国戏剧今天仍需“张眼看世界”,了解世界戏剧的历史与现状,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锚定自身坐标。李六乙则呼吁戏剧界关注“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这类学术著作,他高度评价这部译丛的学术价值,认为其完整呈现了世界戏剧从历史到当代的发展脉络,为中国戏剧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是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剑桥大学出版社联手合作,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重磅精品图书,总计14卷。(完)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 1北京首场文化专场招聘会举办 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300余岗位32048
- 2“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26909
- 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为了传承的纪念25933
- 4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将举办约20项活动20465
- 5“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19748
- 6浙江侨商反哺乡村助振兴 以身作则点亮侨胞“归家路”17287
- 7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14523
- 8加强对公职人员监督 山西临汾设立投诉举报监督专线优化营商环境13011
- 983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大师亲传弟子孙毓敏因病去世12074
- 10遇见你丨“3元理发店” 19年不涨价 唐奶奶一个承诺必守终生12045






